自己小了近二十岁,却仿佛能洞悉万物的年轻道士,心中最后的一丝疑惑,也忍不住问了出来。
“张道长……我还是不明白。既然有如此神异的大阵,为何……为何不让所有人都吃上那种能延年益寿的‘嫡传仙粮’呢?若如此,岂不是……善莫大焉?”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所有科学家很久。
张清源闻言,并未首接回答。他只是抬起头,看了一眼那蔚蓝的天空,又看了一眼脚下这片厚重的大地,缓缓开口,声音悠远而又发人深省。
“李博士,你可知,天地,为何不仁?”
李伟一愣。
张清源继续说道:“《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言非是说天地残暴,而是说,在‘大道’眼中,万事万物,皆是平等。它不会因为偏爱兰花之香,便让其西季不败;亦不会因为厌恶莠草之贱,便令其彻底断绝。”
“生死、枯荣、祸福、得失,皆是平衡。”
“此阵,虽能夺天地之造化,但亦有其极限。若强行让所有人都享用仙粮,逆天改命,那便会打破这世间最根本的‘平衡’。届时,因此而产生的‘恶果’,比如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的加速枯竭,乃至人心的无限贪婪……其所带来的灾难,将远比饥饿,要恐怖千百倍。”
“我们能做的,也应该做的,是在‘天道’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的人事。让所有人都吃饱、吃好,让国家强盛,让民族安康,这,便是‘人道’之极致,亦是此番最大的功德。”
“至于那长生久视,得道成仙……终究,只是属于极少数人的、另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罢了。”
一番话,如暮鼓晨钟,让李伟和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们,终于明白了。
张道长所行之事,并非单纯的“术”,而是在遵循着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慈悲,也更加“科学”的宇宙法则——平衡。
“我……我明白了。”李伟对着张清源,再次,发自内心地,深深一躬,“多谢道长,为我等解惑。”
……
离别之际,国家希望能给予张清源最丰厚的物质奖励,包括巨额的奖金,京城的豪宅,以及等同于部级领导的特殊津贴。
但这些,都被张清源,一一婉拒了。
他唯一接受的,是来自国家图书馆和故宫博物院,共同赠予的一份“礼物”——一套影印的、收录了古往今来几乎所有道家典籍的、完整版的《万寿道藏》。
对他而言,万贯家财,不如道经一卷。
临行前,他又去和仙鹤“云舒”做了最后的告别。
他嘱咐它,好生在此地修行,守护大阵,不得懈怠。待将来机缘一到,他自会回来,点化于它,助它真正化去凡胎,成就仙禽之位。
云舒通灵,一一应下,用它那高贵的头颅,亲昵地,最后一次,蹭了蹭张清源的道袍。
……
归程,依旧是由那架银白色的专机,悄然送行。
当飞机升入云层,张清源透过舷窗,最后一次,俯瞰着下方那座气运磅礴、己经与数月前截然不同的雄伟帝都。
他看到,在“一号基地”的上空,那座“坤舆厚德聚灵阵”,如同一颗永恒跳动的心脏,正在为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祥和的生机。
而那只名叫“云舒”的仙鹤,正优雅地,在阵法的上空,盘旋、飞舞,如同一位忠诚的、圣洁的守护神。
而在更遥远的、研究院的外围山林之中,他能“感知”到,那只白额神虎,也正潜伏在暗处,用它那属于山林之王的威严,震慑着一切胆敢靠近的宵小。
一内一外,一仙一神,构筑起了最完美的守护。
张清源,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这里,己经不再需要他了。
他,也该回家了。
“青云山……三清观……”
他闭上眼睛,轻声呢喃。
功成身退,返璞归真。
这,或许才是他这位“现代社会,唯一道法高人”,最应该,也最向往的……修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