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公主帮我娶媳妇,我帮她复国 > 第111章 匈奴二十万骑兵,谢晋手里只有八万人

第111章 匈奴二十万骑兵,谢晋手里只有八万人

赵猛子倒吸一口凉气:“五十万?我们定北满打满算才六万人马,骑兵不到一万……”

“兵不在多,在精。+新,完\本^神′站, \无_错?内`容^”王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

夜色渐深,定北城内灯火通明。

孙承宗派士兵拆除了周奎私建的粮仓,将发霉的粮食全部烧毁,新分的糙米散发着清香,士兵们捧着饭碗的手都在颤抖。

李定国带着工匠们叮叮当当修补着破损的箭楼,城墙上的火把连成一片火龙,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

王建国站在城头,望着东方燕幽谷的方向。

那里夜色深沉,却仿佛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士兵的呐喊。

他知道,燕幽谷的残军与自己是盟友。

而固阳城里按兵不动的匈奴,更像是潜伏的毒蛇,随时可能扑上来咬一口。“大人,起风了。”

赵猛子递来一件披风。

王建国接过披风披上,风声里似乎夹杂着雁门关的号角,那呜咽声顺着风势滚过城墙,在垛口间打着旋儿。

“大人,这号角听着不对劲。”

赵猛子握紧腰间的环首刀,指节泛白,“像是……在求援。”

王建国望着北方的暮色,喉结动了动:“是暴风雨前的静。匈奴人在等,等我们哪座城先露破绽。·y_u+e\d!u`y.e..+c?o.m/”

他转身看向沙盘,指尖点过雁门关、镇朔城,最后落在定北城的位置,“除了这三座,安阳郡的阳关更得防。”

“阳关?”

孙承宗刚带着民夫修缮完东段城墙,满手石灰地走进来,“那里不挨匈奴地界啊。”

“可他们能借道大番国。”

王建国拿起沙盘旁的木杆,在阳关位置画了个圈,“谢墨知跟我说过,谢晋守的阳关,地形开阔,最适合骑兵冲锋。匈奴要是从那儿突破,咱们这三道防线就成了摆设。”

李定国抱着军械册进来,闻言皱眉:“那要不要分兵支援?”

“分不了。”王建国摇头,将披风的系带系紧,“定北城刚接手,周奎的旧部还没捋顺,一动就乱。孙将军,城墙修缮得加把劲。”

王建国凝视着沙盘上阳关的标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随即又恢复镇定:加固城墙是死招,更要活用暗棋。

孙承宗挺直腰板:“大人放心,裂缝用石灰、沙子掺糯米浆堵,试过了,锤子砸都没痕迹。“

“箭楼拆了重造,比原来高两丈,瞭望口能看清三里外的动静。”

“护城河呢?”

“加宽到三丈,加深一丈二,淤泥清干净了,昨儿试了试,能没过战马的肚皮。-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孙承宗从怀里掏出张图纸,“城门的三道闸门也按您说的,铁皮裹钢板,今早安装完,十个人都推不动。”

王建国接过图纸扫了眼:“很好。再调两百民夫,把城墙根的排水沟挖深,雨季快到了,别让积水泡坏根基。”

“是!”孙承宗应声要走,又被王建国叫住。

“让民夫两班倒,给足口粮,晚上加个窝头。”

王建国补充道,“告诉他们,修墙就是保命。”

孙承宗走后,李定国翻开军械册:“大人,库存的箭羽只剩三万支,投石机坏了七架。”

“把周奎私藏的铁料全熔了,赶造箭簇。”

王建国指了指墙角的麻袋,“那是从商州带来的硫磺硝石,让铁匠铺掺着木炭做炸药包,越多越好。”

李定国眼睛一亮:“是要仿上次炸匈奴粮仓的法子?”

“不光是炸粮仓。”王建国冷笑,“匈奴人爱用云梯,到时候扔几个下去,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天崩地裂。”

他顿了顿,“你挑五十个机灵的,扮成牧民、货郎,去燕幽谷和固阳城。”

“探匈奴的动静?”

“还有大燕残军。”王建国指尖敲着沙盘,“他们半月前击溃过匈奴,现在招兵买马,得弄清楚有多少人手。”

李定国点头:“城内的眼线也安排好了,茶馆张老板、客栈刘掌柜,都是三代住定北城的老实人,有异动会立刻报信。”

“和雁门关、镇朔城的情报网搭起来了?”

“按您说的,三天一换信,用的是谢墨知给的密语。”李定国从怀里掏出个蜡丸,“这是今早刚收到的,雁门关说匈奴又增了五万骑兵。”

王建国捏碎蜡丸,展开纸条看了眼:“知道了。让斥候盯着固阳城,那儿的三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