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联赛的硝烟刚刚散去,霍芬海姆主场大胜美因茨的消息像往常一样在足球圈里激起几圈涟漪。,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
但这一次,激起最大浪花的,不是比赛结果本身,而是那个名叫严渊的17岁少年。
是的,他又进球了,而且还是两个。
加上之前在欧冠资格赛绝杀利物浦的“冷血一剑”,德国杯首轮一己之力的“疯狂首秀”,以及在拜仁慕尼黑这样的巨人身上也能梅开二度的惊艳表现……
这个赛季刚刚开始不久,霍芬海姆的17号,己经被无数欧洲球探的目光和德国媒体的闪光灯染上了金色。
这股热度,隔着千山万水,也毫无阻碍地烧回了中国国内。
尤其是在十多天前,2017年9月5日,国足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里发体育场,被主场作战的卡塔尔队2:1击败。
终场哨声响起的那一刻,意味着又一次冲击世界杯的征途彻底宣告失败。
苦涩的情绪弥漫在中国每一个关心足球的角落。
愤怒、失望、麻木……种种情绪淤积,而就在这份沉重的背景下,严渊在德国赛场持续闪耀的光芒,显得格外刺眼,也点燃了某种复杂而急切的希望。
严渊的名字,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各大体育论坛、贴吧、球迷群,以及那些拥有百万甚至千万粉丝的足球主播的首播间里。
深夜,“理性主播”王云旗的首播间还在播着。
他刚放完严渊对阵美因茨的两个进球集锦,画面定格在严渊狂奔庆祝的身影上,屏幕上的弹幕几乎全是关于“归化”两个字的讨论。
“旗嗨,看看严渊,这状态!这天赋!17岁啊!”
“严渊他爸是中国人吧?这事儿能操作吗?”
“旗嗨分析下,国足要是有他,锋线还用愁?”
王云旗清了清嗓子,表情凝重又带着一丝无奈:
“各位,看到严渊的表现,说实话,我是又高兴又难受。
高兴的是,血脉里流着中国血液的孩子,能在世界顶级联赛站稳脚跟,打出这种水平,这是天大的好事。
难受的是……这种人才现在跟我们好像没啥关系。”
他调出资料图片继续说:“官方信息,严渊,2000年出生在英格兰伯明翰,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英格兰华裔。
目前的他没有代表任何国家队出战的记录,这是归化的前提条件之一。”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显得更加现实:
“但是,大家别忘了几个关键点,第一,他才17岁,前途无量。
英格兰国家队会看不到吗?他母亲那边是英国华裔,代表英格兰梯队出战同样顺理成章。
以他目前在德甲和欧冠的表现,英足总之后是肯定不会放过的,他们提供的平台、保障、未来的发展机会,根本不是目前的国足能比的。”
屏幕上飘过一片“唉”和“心塞”。
王云旗接着分析:
“第二,归化不是小事,程序、意愿、代价。
最主要的是严渊自己怎么想?
他从小在欧洲足球体系下长大,他能适应国足体系吗,或者说国足体系能适应他吗?
你们觉得他愿意放弃可能代表英格兰的机会,加入一支连世界杯正赛都进不去、舆论环境复杂、背负巨大压力的国家队吗?
这个选择本身,对任何一个年轻球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说,都是极其重大的。?5/2.m+i¨a*n?h?u^a+t^a+n_g·.\c¨o-m/”他的声音很平实,却字字戳中现实。
“所以不能只图眼前痛快,我觉得他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发展,在霍芬海姆,在纳格尔斯曼手下多踢几年,把基础打得更牢。
国足的现状,大家也都知道……真把他弄回来,要是把他弄伤了,或者耽误了他的成长,那不是帮他,那是害他。”
王云旗说的有理有据。
与王云旗首播间的理性克制不同,“抽象足球”代表赵老三的首播间里,气氛则要爆炸得多。
赵老三正对着摄像头手舞足蹈,背景音乐被他调成了亢奋的舞曲:
“龟龟!你们看到没?!严渊这小子又捅了美因茨两刀!跟特么切菜似的!他才多大?17!17啊兄弟们!这脚下频率,这射门感觉,比老子当年踢野球的时候帅一万倍!”
弹幕疯狂刷屏:
“老三!国足!归化!”
“足协一定会把严渊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