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接下来几天生意还得火,来买的人肯定不少。
高启盛在一旁记账,看到账本上的数字,兴奋地说:“哥,咱这次赚翻了!”
高启强刚擦完柜台转身,见弟弟一脸激动,笑着问:“到底挣了多少,把你乐成这样?”
“你肯定猜不着。”
高启盛拿着账本走过来,指着说:“今天卖了三百七十二个小灵通,利润能有一万多。”
“才一万?”
高启强皱眉,觉得有点少。
营业额快二十五万了,利润才一万多,这有点不对劲。
高启盛摆摆头:“己经算多了,你晓得伐,今朝咱每台小灵通都打了六折呢。
要是不打折,少说也能赚个六七万。”
小灵通这东西,单台利润其实不怎么地,批发给手机店的时候,每台就加个二百块,卖到八百。
手机店再一转手,九百五十块卖给顾客。
看上去手机店每台赚个一百五十块,但实际上还不止这个数,因为他们还能从运营商那儿拿到八十到一百二十块的补贴。
这年头,电信局最看重的就是新用户。
多一个用户,对他们来说就多了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
虽说小灵通资费便宜,但用户每个月交几十块甚至上百块话费也是常有的事。
毕竟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聊着聊着就超时了。
现在又没有手机上的聊天软件,打电话和发短信是大家主要的联系方式。
所以京州电信局和余杭那边一样,都实行了入网补贴政策。
按理说这笔钱该给客户,但大多数手机店都会搞活动,在小灵通上打折吸引顾客,于是这笔钱就成了手机店的额外收入。
所以高启盛一盘算,决定开业当天搞个六折大促。
“还能赚这么多?”
高启强惊讶了,他去年辛辛苦苦卖鱼也就挣了个一万来块。
一听正常卖的话,今儿就能赚几万,真是刷新了他对勤劳致富的看法。
原来得这么“拼”
才行。
高启盛说:“哥,这只是开业头一天,以后每天能卖几十台就不错了。
毕竟咱这条旧厂街人就这么些,但这钱还是够赚的。”
“那也不少了。”
高启强感慨:“比卖鱼赚得多,怪不得当初你非要让我拿钱出来开这个小灵通店。”
“嘿嘿,哥,要不是天耀帮忙,你那点钱连店面都租不起,更别说进货了。”
高启强兄弟俩开这个店,林天耀没让他们预付定金就发货了。
要是换个人想开手机店,肯定得先付钱才能拿货。
要是手头没钱,想一下子囤那么多货摆在店里,根本不可能。
现在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除非像建筑队那样压账。
就像《狂飙》里头高启盛囤了几十万台小灵通,最后亏得那叫一个惨,才不得不铤而走险。
就在这时,两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一个高一个矮。
“小龙,小虎,你们怎么来了?”
高启强一看是唐家兄弟,立马笑着迎了上去。
唐小虎犹豫着问:“那个……你们店里还有手机卖吗?”
“有,你们来得正好。
今朝开店第一天,所有东西都打六折,等会关门了,明儿来就没这个价了。”
高启强笑着让弟弟从柜台里拿出一部新手机。
一听只要五百七十块就能买手机,唐小虎眼睛都亮了,赶紧掏钱说:“行,给我来一台。”
“等等!”
唐小龙猛地按住弟弟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高启强,问道:“高启强,你的鱼摊子还在经营吧?”
“当然在,为什么不在?”
高启强压根没想过要关掉鱼摊。
“要是你还想继续摆,就给我两台手机,我保证让你继续干下去。”
---
---
“凭什么?!”
“为什么非得给我们两台手机,我哥的鱼摊才能继续开?”
“旧厂街可不是你唐小龙说了算的!”
高启强还没来得及开口,高启盛就忍不住反驳起来。
两台手机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唐小龙的态度太气人了。
难道不给手机,鱼摊就不能摆了?
“高启强,你也知道,摊位很快又要重新分配了吧?”
唐小龙被高启盛的话气得不行,但他没理睬对方,而是首勾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