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颗永远在高速运转,思考着齿轮与能源的大脑,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他下意识地,向前走了几步。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正在成型的,宏伟到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人造天体。
那不是一艘船。
不是一个空间站。
那是一个……囚禁太阳的,牢笼。
一个……汲取整个恒星能量的,终极机器。
“这是……”
陈宇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在摩擦。
“【戴森球】。”
林奇给出了答案。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I型文明的入场券。”
“它不产生能量。”
“它本身,就是能量。”
全息投影,还在继续。
当戴森球的框架,最终闭合,将恒星的光芒,完全遮蔽之后。
画面一转。
一个新的恒星出现。
但环绕它的,不再是行星。
而是一条宽阔无垠的,由土地,海洋,大气层构成的,巨大的人造环带。
它以一个完美的距离,环绕着恒星运转。
环带的内侧,就是一片永恒白昼的,无限延伸的大陆。
山川,河流,城市……一切文明所需要的元素,都可以在这条彩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环形世界】。”
林奇的声音,像一个恶魔的低语,敲打在陈宇的灵魂深处。
“当一颗星球,己经无法满足我们对生存空间的定义时。”
“我们就自己,创造一个世界。”
紧接着,是第三个。
那是一个停泊在星系边缘的,庞大到足以遮蔽行星的,巨型工业复合体。
它的内部,是层层叠叠的,如同蜂巢般的船坞与装配线。
无数工程无人机,如同金属的蚁群,在其中穿梭。
一艘艘战舰的龙骨,在不同的船坞中,同时被铺设。
那不是在造船。
那是在……“打印”一支舰队。
“【巨型船坞】。”
“当我们需要一支,足以扫平整个银河的舰队时,我们就不该再用‘年’,作为建造时间的单位。”
三个宏伟的蓝图,静静地悬浮在舰桥中央。
它们是如此的壮丽,如此的……不切实际。
以至于,它们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名为“梦想”的光辉。
张涛与梁薇,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舰桥。
张涛,这位狂热的将军,此刻完全忘记了战争。
他的目光,痴迷地看着那个巨型船坞,喉结上下滚动。
他看到了一支,无穷无尽的,由钢铁与炮火组成的无敌军团,正在其中,等待着他的号令。
梁薇的眼中,则闪烁着不同的光芒。
她看到的,不是工程奇迹,也不是军事力量。
她看到了一个文明的,终极凝聚力。
当所有公民,都为了一个如此宏伟,如此光荣的目标去奋斗时,任何内部分歧,都将变得微不足道。
这是一个,可以延续万年的,文明的图腾。
“这……”
陈宇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他缓缓地,吐出了两个字。
“不可能。”
他摇着头,眼中却燃烧着比刚才更加炽烈的火焰。
“不,是指现在不可能。”
他猛地转向林奇,双眼放光。
“实现这一切,需要的资源,是一个天文数字!仅仅是建造一个戴森球框架的初始模块,需要的合金,就足以掏空十个佩特拉星区!”
“我们目前的技术,就算把整个星区的资源都转化为生产力,也需要……至少一千年!”
这是一个工程师,最理性的,也最绝望的判断。
“是的。”
林奇坦然承认。
“用帝国的技术,用我们现在继承的这点遗产,的确需要一千年。”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但我们,不是帝国。”
他指向那三个巨构的蓝图。
“这,不是我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是我们的下一个,‘工程项目’。”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舰桥中。
“陈宇,你的任务,不再是优化那些生锈的玩具。而是为这三个项目,制定出第一阶段的,技术实现路径。”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