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待天时
城南,老佃户陈三,佝偻着背,跟着一群同样衣衫褴褛的佃户,在一个黑袍军小吏的带领下,走到一片荒废的田埂边。.d~1\k!a*n¨s-h-u¢.¨c′o?m/
那小吏指着地上新插的木牌,大声念道。
“陈三,分得下等田三亩,地契在此,按手印!”
陈三颤抖着接过那张粗糙但盖着鲜红大印的纸,看着木牌上歪歪扭扭写着的陈三二字,浑浊的老眼瞬间模糊了。
他扑通一声坐在冰冷的冻土上,双手死死攥着那张纸,仿佛攥着自己的命。
他对着府衙方向,用尽全身力气磕头,额头撞在冻土上砰砰作响。
“陈三......有地了,再不是佃户了,再不用给东家交租子了,呜呜呜......”
哭声嘶哑,却充满了重获新生的狂喜和难以置信。
这世道,不交租子就是再荒年,也能有一丝活着的希望。
这是给了他一条命。
城西一处还算完好的茶馆里,几个侥幸未被清算的落魄文人聚在一起。
为首的李秀才,曾是府学廪生,素以清高自诩。
他看着窗外井然有序的街道,听着远处诉冤鼓前百姓的哭诉和黑袍军吏员断案的吆喝声,眉头紧锁。#;?小D.说=,宅?? |=无+′°错_内2_容?
“李兄,你看这......这黑袍军......行事倒有几分章法......”
一个年轻些的秀才低声道。
“免赋分田,赈济灾民,审理冤狱......这......这比那杜知府在位时,强了何止百倍?”
“哼,收买人心罢了!”
另一个老秀才不屑道。
“焚契毁籍,分田免赋,此乃坏纲常,乱法度,自古未有,此等行径,必不能长久,朝廷大军一到,顷刻灰飞烟灭!”
李默沉默良久,端起早已凉透的茶碗,抿了一口,才缓缓道。
“收买人心......也是本事,你们看那街上的兵卒,可曾扰民?可曾抢掠?再看那诉冤鼓前......多少沉冤得雪?多少恶霸伏诛?”
“民心......民心似水啊......”
他叹了口气,眼神复杂。
“这阎赴......非寻常草寇,观其入城所为,安民有术,治军有方,更兼心狠手辣,那些被砍头的豪绅官吏,便是明证。”
“此等人......若真能站稳脚跟......”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眼中那份对朝廷王师的笃定,已然动摇。|微!?|趣?$1小′μ说#>网:? ?&无&]错??内??_容?!o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夜幕降临,府衙书房内,炭火驱散了寒意。巨大的舆图前,阎赴负手而立,目光如炬,越过平阳府,越过黄河,死死钉在河南腹地一处要冲。
河南!
“大人,下一步......是河南?”
赵渀站在一旁,顺着阎赴的目光看去。
“河南诸府?”
张炼沉吟道。
“此地扼守太行陉道,北通直隶,南控中原,东连山东,西接山西,乃中原锁钥,若得此地,则河南门户洞开,进可窥视京畿,退可屏障晋南,战略位置,犹胜平阳!”
阎赴手指重重点在卫辉府上,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不错,河南,便是下一个目标,但,不是现在。”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赵渀和张炼。
“诸位,平阳府新定,根基未稳,新政初行,民心待固,此时若贸然南下河南,战线拉长,后方空虚,必为敌所乘,高拱老贼,绝非易与之辈,他此刻,定在调兵遣将,寻我破绽。”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沿着黄河缓缓移动。
“我们的根基在陕北,在晋南,平阳府是跳板,是粮仓,更是连接陕北与中原的枢纽,眼下要务,是消化平阳,稳固延按、保安、招地、从县,将这条线,真正变成铁板一块,变成我黑袍军的脊梁骨。”
他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
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效仿北宋。
“我们的目标,是席卷北方,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乃至直隶,将整个北方,连成一片,以此为基,进可问鼎中原,退可划黄河而治,此乃王霸之基。”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拿下河南一府,是打通河南的关键,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