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规模的厮杀。他深感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远非影视剧所能描绘。
王也称颂徐庶、张辽、李元霸,徐庶谦逊回应,虽设诱敌之计,但若无王也先以财物扰敌,佳绩难成。王也亦赞徐庶洞悉人性,利用山贼贪念致其自乱,减损己方。
张辽询问俘虏处置之法,王也沉思后问:“山贼可否为我军所用?”张辽言,其中不乏被迫为盗的村民,只要有食,不愿为寇。
王也遂决,借行军之隙,以后世之法试炼俘虏,观其效。与徐庶等议后,重整人马,骑兵仍归张辽指挥。
筛选俘虏,恶行昭彰者诛,余者由李元霸与莫石头分领。
蔡邕部下八十人虚弱,王也拒纳,令其留守蔡邕。
至此,王也麾下兵力增至三百,含骑兵百人,步兵二百。
村庄得救,村民欢庆,盛宴招待王也一行。
王也体谅村民,将山贼财物交由村民处置,村民大喜。
亡贼财物被村民瓜分,皆乐,村长尤为感激。
休整一日,车队启程,五百余人,大车二三十辆,声势浩大。
见队伍沉闷,王也心生一计,欲以军歌提振士气。
歇息时,王也召集新步兵二百人。
李元霸与莫石头以为王也要训话,急整队以待。然王也却教唱歌,二人愕然。
“来,共唱!”
王也立车上,击节而歌:“咱当兵者,何异他人?唯着朴素军装……”歌声回荡,众人愣住。王也面色一凛:“此乃军令,不唱者,今日无食!”
众人无奈,随声而唱,歌声粗犷,却饱含激情。
张辽不解,问徐庶:“此何曲?君曾闻否?”
徐庶捋须沉思:“未闻,或乃使君新创乐府。”
王也不仅令士兵习歌,还要求步伐统一,皆源于其大学军训经历。
他不信,娇惯大学生能于短期军训中井然有序,兵卒为何不可?
为激士气,他设奖惩之制。
表现佳者获奖金,懈怠之人则受鞭笞。
起初,兵士们对此嗤之以鼻。
然而,目睹他人赢得数百乃至千钱后,他们备受鼓舞,纷纷效仿。
至于偷懒者,经李元霸与莫石头严惩,哀嚎连天,从此再不敢懈怠。
仅仅十余日,奖惩分明之下,兵士们纪律严明,风貌焕然一新。
张辽与徐庶目睹兵士步伐整齐、军歌嘹亮,倍感欣慰。
起初,众人以为只是玩笑,未曾料到效果显著。
毕竟,这些兵士曾是散漫的山贼。
短短十几日,他们竟能摒弃匪气,做到令行禁止,王也的确非凡。
张辽对徐庶赞叹道:“我本以为使君智勇双全,文采斐然,未曾想治军亦有一套。”
徐庶笑道:“能者无所不能,使君这等奇才,世间少有。”
马车内,张小小贴着纸条,侧耳倾听,对貂蝉道:“主母,他们唱的是什么歌?曲调奇特,却悦耳动听。”
貂蝉出牌回应:“我宫中岁月漫长,从未闻此曲调,想必是夫君自创。”
蔡琐听后称赞:“这曲调的确独特,我亦未曾听闻,但简单首白,朗朗上口,极适合作为军歌。”
张宁心中暗想,那家伙定是无聊至极,这曲调像极了开垦时的号子。
近日,西人闲来无事,常相聚打牌,成了牌桌上的伙伴。
王也本想与貂蝉共研“混元归一秘法”,却因西人日日相伴,难得机会,连王也亦感嫉妒。
此秘法需男女阴阳调和,方能凝神聚气,但极为挑剔,需寻天地灵气汇聚的绝色美女方能修炼。
王也拥有洞察女子头顶紫气的特殊能力,唯有紫气环绕的女子,方能共修此秘法。
幸运的是,貂蝉、蔡琰与张宁三人头顶均有紫气显现。
张小小年幼,尚未显现紫气。
而蔡琰未婚,与之亲近显然不妥,其父蔡邕定会不允。
张宁性格过于刚烈,难以驾驭。
思忖良久,觉貂蝉最为合适,只可惜良机未至。
旅途中,虽遇数股小规模山贼,但因敌寡我众,未成大患。值得一提的是,经王也训练,二百步卒面对山贼时,镇定自持,秩序井然,表现优异。
随着暑气日盛,队伍行进速度减缓,数日之后,将至河东郡安邑县禹王城,此乃河东重镇,众人可在此稍作休息。
一日,天气炎热,车队于山涧旁暂停。
众人或在树荫避暑,或往河边取水备食。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