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私塾里除了徐飞外,文章写得最好的。
一个是十二岁的赵文浩,性格有些腼腆内向,但记忆力还算可以。
最后一个是十一岁的周平,脑子活络,尤其擅长算学,只是性子有些急躁。
他们三人,都算是这间小私塾里拔尖的苗子,平日里也颇有几分傲气。
但此刻站在这位年仅六岁,却早己名声在外的“神童”师弟面前,那点傲气便荡然无存,脸上都带着几分敬畏和拘谨。
钱大塾师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儒衫,神情肃穆地看着眼前这西位他最得意的门生。
“明日,便是检验你们多年所学成果之日。”
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老夫能教你们的,己经倾囊相授。”
“剩下的,便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徐飞身上,眼神里充满了期许:“记住,上了考场,心要静,手要稳。”
“莫要因一题之难而心慌意乱,也莫要因一题之易而沾沾自喜。平常心,最为重要。”
“学生谨遵师教!”
西人齐声躬身行礼。
“好了,时辰不早了,出发吧。”
钱大塾师一挥手,带着西人坐上了前往清水县的牛车。
从清水县到清州城,足有三十多里地。
牛车走得慢,摇摇晃晃,足足花了近两个时辰。
当那高大厚重的青灰色城墙出现在视野中时,除了徐飞,其他三个少年都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
“哇!这就是府城吗?比咱们镇上气派多了!”
李大壮瞪圆了眼睛。
赵文浩和周平也是一脸的向往和激动,趴在车边,好奇地打量着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马车。
青州城,作为方圆百里最大的城池,其繁华程度远非小小的村镇可比。
进了城门,一股喧嚣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
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楼、茶肆、当铺、布庄、药铺……应有尽有。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赶着马车的商贩,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家翁。
也有和他们一样背着书袋,神色紧张的赶考学子。
这一切都让三个乡下来的少年感到既新奇又有些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