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
那学子得意地卖弄道:“你们忘了林家的那位公子了?林子轩!那才是真正的神童!”
“听说他三岁能诗,五岁便通读西书,如今为了静心备考,连书院都不来了,专门请了名师在家中闭门苦读呢!人家里,可是有位叔伯在京城里当官的!”
提到“林子轩”这个名字,众人顿时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敬畏起来。
林家,在清水县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林家祖上曾出过进士,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这一代却出了个厉害人物。
林子轩的亲叔叔,林文远,通过科举一路做到了京官,如今在吏部担任一个员外郎。
如今林子轩的父亲,也是本地的一个县丞。
虽然官职算不上顶天,但在清水县这个小地方,那绝对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有这样的家世背景,林子轩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他不仅天资聪颖,更有无数名家典籍可以随意翻看,还有名师日夜指点。
在清水县所有学子的心中,这次童生试的案首,早己是林子轩的囊中之物,根本不作第二人想。
“没错!跟林公子比起来,这乡下小子就算再有天赋,也不过是萤火之光,如何能与皓月争辉?”
“就是!山长也是急糊涂了,放着林公子那样的美玉不去雕琢,反倒看上了一块乡下的石头。”
众人纷纷点头,再次看向徐飞的眼神,便少了几分惊奇,多了几分理所当然的轻视。
在他们看来,天赋或许重要,但出身和资源,才是决定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的根本。
……
第二天,童生试正式开考前的最后一次摸底测验,在清溪书院的大讲堂举行。
这次测验,由县学的教谕亲自出题,清水县所有有头有脸的学子几乎都到场了,为的就是在考前最后估量一下自己的水平,也探探竞争对手的虚实。
天刚蒙蒙亮,讲堂里就己经坐满了人。
李大壮、赵文浩、周平三人紧张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心里全是汗,不时地交头接耳,互相打气。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个身穿月白色锦缎长袍,头戴玉冠,面容俊秀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气的少年,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施施然地走了进来。
他一出现,整个讲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来人正是林子轩。
他目不斜视地走到最前排正中央的位置坐下,自有家仆为他铺好笔墨纸砚,动作一丝不苟,尽显世家子弟的派头。
“林公子来了!”
“他果然还是来了,看来对这次的案首是志在必得啊!”
林子轩坐下后,目光随意地在堂中一扫,似乎在寻找什么。
当他发现少了一个人时,眉头微微一挑。
而此时,钱大塾师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人呢?徐飞人呢?这都快到时辰了,怎么还不见人影?”
他不停地在门口张望着。
李大壮他们也是一脸焦急。
周围的学子们见状,又开始窃窃私语。
“看到没,那个叫徐飞的乡下小子,今天居然没来!”
“八成是昨天听说了林公子的大名,心里害怕,不敢来了吧?”
“哈哈,我就说嘛,乡巴佬就是乡巴佬,没见过世面,听点风声就吓破胆了。”
“真是丢人现眼,昨天还被山长夸上了天,今天就当了缩头乌龟。”
就在测验开始的钟声即将敲响的前一刻,一个身影才出现在了讲堂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