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逐出师门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最后这一句,‘飞入芦花都不见’,却是神来之笔!意境全出,堪称点睛之句!”
“可见你并非没有才情,只是……懒!懒得去琢磨,懒得去推敲!”
徐飞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心道:“那可不咋地,最后这句可是纪晓岚给补上的,能不妙吗?”
乾隆的原诗到“六片七片八九片”就卡壳了,还是纪晓岚给续上的。
他取巧,果然蒙混过关了。
他连忙做出虚心受教的样子,躬身道:“先生教训的是,学生确实……确实在诗词一道上,思虑不周,以后定当勤加练习,绝不敢再如此敷衍了事。”
“哼,但愿如此!”
钱大塾师又提点了几句,看他态度诚恳,便也没再深究,只是摆了摆手。
“此事暂且揭过,明日便是童子试,诗词一道也并非主考,你且将心思放在正题上。”
“是,先生。”
旁边的李大壮几人,看着这一幕,心里对徐飞的佩服又多了一层。
这位小师弟,不光文章写得好,连这种几乎要挨板子的局面,都能靠一句诗给硬生生扭转回来。
当真是神人也!
同时,他们心里也平衡了。
神童也有不会的嘛!
看他作诗时那抓耳挠腮的窘迫样子,还挺可爱的。
钱大塾师将所有人都训诫了一遍,感觉口干舌燥,也有些疲了。
他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一丝倦意。
“好了,今日就到这里吧。”
“明日,便是县试开考之日。”
“这是你们踏上科举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今晚都早些歇息,养足精神,切莫再熬夜苦读。”
“记住,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若是磨秃了枪头,上了阵也是无用。”
“明日一早,卯时三刻,在客栈大堂集合,为师带你们一同前往考场。”
“都听明白了?”
“是,先生!”
徐飞和三位师兄齐声应道。
从县学出来时,天色己经完全暗了下来。
学堂门口,依旧聚集着不少学子和家人,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今天的考校。
当钱大塾师带着徐飞一行人走出来时,所有的目光,都“唰”的一下聚焦了过来。
就是这个六岁的孩子,在今天,以一篇经义,震惊了整个书院!
就是这个六岁的孩子,让不可一世的林子轩,都低头认输,心悦诚服!
徐飞小小的身子挺得笔首,跟在钱大塾师身后,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下台阶。
一行人穿过人群,默默地朝着悦来客栈的方向走去。
大战将至,每个人的心中,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