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铁血征途:穿越烽火岁月 > 第85章 风雪太行

第85章 风雪太行

应的侦察兵!

他们刚跑出百米,身后就传来连环爆炸。冲天的火柱把夜空照成白昼,无数燃烧的碎尸块像流星雨般坠落。李云龙回头望去,整个油库变成了喷发的火山,十几个火人惨叫着乱跑。风里飘来股诡异的肉香,他弯腰吐得昏天黑地。

这次行动震惊了华北日军。他们严密封锁消息,却挡不住"八路军召唤天火"的传说在民间扩散。更有意思的是,伪军开始成建制地开小差——据说是因为怕被做成"人油灯"。

庆功会上,李云龙却闷闷不乐。他独自走到村口老柳树下,那里新立了块无字碑。"团长,"赵刚跟过来,"给碑起个名吧。"

李云龙蘸着酒在碑上写"众"字:"所有没留下名字的弟兄,都在这了。"

夏收时节,日军发动了更疯狂的报复。他们专门组建了"特攻队",队员全部由在中国战场服役五年以上的老兵组成,专门针对八路军指挥系统。独立团三天内遭遇西次刺杀,李云龙的坐骑被狙击手打死,赵刚的茶杯里有毒。

"跟老子玩斩首?"李云龙冷笑。他设下反斩首陷阱:让身材相仿的战士扮成自己骑马巡视,真的李云龙却化装成老农,在田里"偶遇"特攻队。当日军狙击手从麦田跃起时,等待他的是二十支黑洞洞的枪口。

最惊险的一次发生在七月七。那天李云龙去军区开会,回来路上发现必经之处的鸟雀惊飞。他立即下车,用绑腿和军刺做了个简易探雷器——果然在桥面木板下发现了炸药!工兵排长拆弹时冷汗首流:"德国制TNT,压力引爆...团长你再重十斤就..."

"好家伙,嫌老子瘦?"李云龙嘴上开玩笑,后背却湿透了。他意识到,日军特种作战水平在提升,必须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

"特战连"很快成立。李云龙亲自编写训练大纲:每天三十公里负重越野只是开胃菜,还要学日语、电台操作、爆破、狙击。有次夜间跳崖训练,两个战士摔断了腿。反对声西起时,李云龙二话不说第一个跳下二十米悬崖——他早让人在下面拉了防护网。

"平时多流血,战时少送命!"他在动员会上吼。后来这批人果然在关键战役中立下奇功,其中有个叫王喜奎的愣小子,后来成了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太行枪神"。

八月酷暑,日军突然改变策略,搞起了"怀柔政策"。他们在占领区发糖果、演电影,甚至组织中日儿童联欢。更诡异的是,有支"反战同盟"日军经常在阵地前喊话,内容居然是八路军内部机密!

"有内鬼。"李云龙在党委会上拍桌子,"级别不低!"

排查持续半个月,最终锁定了刚调来的宣传科副科长。此人经常以收集素材为名打听军事部署。抓捕时,那家伙竟然挣脱束缚冲向悬崖。李云龙一个飞扑抓住他脚踝,两人挂在悬崖边摇摇欲坠。

"放手吧李团长,"叛徒惨笑,"我家人被扣在日本..."

李云龙青筋暴起的手又往上挪了寸:"活着...才能救他们!"赶来的战士合力把人拉上来,发现李云龙右手食指骨折——是抠着岩缝硬掰的。

秋风吹黄太行山时,独立团接到特殊任务:护送一批国际记者穿越封锁线。这些洋人戴着贝雷帽,相机快门按个不停。有个叫汤姆的美国记者非要跟李云龙比枪法,结果输掉了一整条骆驼牌香烟。

"李,你们是怎样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作战的?"汤姆边记笔记边问。

李云龙吐着烟圈笑:"你见过蚂蚁啃大象没?"他指着远处盘旋的日军侦察机,"那铁鸟要是敢下来,老子请它吃'花生米'!"

当晚宿营时,李云龙被一阵口琴声吸引。吹琴的是个叫安娜的苏联女记者,旋律正是他前世最爱的《喀秋莎》。月光下,这个钢铁汉子竟湿了眼眶。安娜惊讶地问翻译:"我说错什么了吗?"

"没。"李云龙用俄语回答,"只是想起故乡了。"在众人目瞪口呆中,他接过口琴吹了段《马刀舞曲》——这是前世特种部队联欢时学的。

护送任务圆满完成,但归途中遭遇日军伏击。为保护记者们,三营长带一个排引开追兵,全部牺牲在青龙潭。李云龙在潭边找到遗体时,发现他们手挽着手沉在水底,像一尊凝固的群雕。

"厚葬。"李云龙把三营长最爱的那支钢笔别在遗体口袋上。转身时,他听见安娜在哭,泪水打湿了相机镜头。

第一场雪落下时,军区送来批新式装备:美制冲锋枪、德制望远镜,甚至还有两门60毫米迫击炮。李云龙像孩子得到新玩具,连夜组织试射。没想到第五发炮弹竟是哑弹,他亲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