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你可以观察到其中经过的念头,那个对念头的觉知,本身不是念头,它只是能观察念头的能力,就像是照在念头上的光,我称之为纯粹的、无制约的觉知。
解析:你可以站在马路边,看着川流不息的行人,那些行人好比脑海中的念头,而你是一旁的观察者,和念头拉开了一个距离。如果你认同念头是自己,跟着跑,就会和念头合而为一,感觉念头就是自己,如果你作为观察者,就能拉开距离观察念头,就像一束光照在念头上。
10.这种不断地对思绪的认同……换句话说,你的自我感,是从念头中衍生出来的。
解析:认同思维会产生一种虚假的自我感,小我(ego)是从“我念”中衍生出来的,“我念”就是我字当头的念头或者含有我字的念头,会产生这种自我感,比如我要看电视,我要出去玩,你不理我了吗?说这些句子时,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感,那种自我感来自于念头,是虚假的自我感。
11.有一个更深层的自我感,不是念头的。
解析:更深层的自我感,是真我的感觉,是存在(being),它不是来自于念头,而是超越了念头。
12.对思绪的完全认同,完全缺乏觉知。
解析:缺乏觉知的结果,就是跟着念头跑,认同念头为自己,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旦觉知了,就能主宰念头了,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有了觉知,就能消灭念头,就不会被念头带跑。缺乏觉知,必然被带跑,必然陷进念里,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深陷其中。
13.从持续的思绪中退出来,不是那么的困难。
解析:一旦陷进念里,就会不断持续下去,要退出来,也不是特别难,关键要有觉知,有的人跟着念头跑了十几分钟,突然意识到自己己经跑偏了那么久,在意识到的那一刹那,就回到了觉知。关键要练习,在念头出现时就意识到,不能跑了那么久才发现,刚开始练习,拉回的速度比较慢,坚持练习,拉回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拉回的速度越快,就说明觉察力越强。
14.实际上就是,从思绪中抽离,进入当下。
解析:这句很简明,当你发现自己陷进去了,就抽出来,回到纯粹的觉知,也就是托利说的当下。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一次次陷进去,缺少觉知,跟着跑,开始练习后,还是一次次陷进去,因为惯性实在太大,觉察力还不够强大。不放弃,继续练习,一次次陷进去,一次次抽出来,抽离得越来越快,陷进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在不断的练习中,觉察力强大起来,到时就能轻松进入当下了。
15.瞥见那个难以形容的东西,或者不是东西的东西,那个东西和注意力没有区别,你会认识到那个注意力本身就是。
解析:那个东西不是个东西,是一种意识状态,是一个不是东西的“真东西”,几千年以来,这个真东西一首是修行的最核心,大德高僧们给这个真东西起了很多名字:佛性、道、菩提、本心、本来面目等等,这类名字可以起无数个,但指向只有一个——纯意识。要认识这个真东西!这个真东西是空的觉知,和注意力没区别,是纯然的注意力。
16.触及到那个没有思绪的觉知状态。
解析:用心体会那个没有思维的纯粹觉知的状态,一开始感觉很平常,很普通,慢慢就会感觉到纯意识的美好与美妙。
17.某个超越想法的东西。
解析:托利说:“念头来来去去,你用不着跟随它们,就在来来去去的念头中,你发现念头之间有着空间。这点非常重要,也就是发现你的内在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它是念头和念头之间的空间。思绪不再是持续不断,突然间,你觉知到其中的空间,这让你感到非比寻常的美好和力量。你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如果没有了悟自己的本体,你一生就活在虚假的自我感中。”
解析:认识念与念之间的真东西!不要跟随念头,要学会主宰自己的念头,做念头的主人。否则跟着念头跑,内心会很乱,跟着负面念头跑,内心会痛苦,会增加自己的负能量。
18.只是观察,而不打标签。
解析:纯粹地观察,不要起念,一起念就回到了思维的维度、思维的层面。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回到了思维的牢笼、思维的陷阱、思维的监狱,囚禁纯意识的监狱!念头的一面是工具,另外一面是监狱,就像硬币有两面,有觉知的人可以控制念头,这样念头就会成为工具,缺少觉知的人会陷进念里,这样念头就成了监狱。
19.那秘密就在于狗不思考,它只是体验你,它没有对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