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更大的惊呼和议论!
“真的假的?王庄主不是托吧?”
“你看那土翻的,做不得假!那旧锄头他刚才刨得多费劲!”
“乖乖,这锄头看着就结实!那接口包得多厚实!”
“光说不练假把式!”二牛豪迈一笑,又招呼护卫队员,“来几个人!把咱们的‘省力犁’架上!再牵头牛来!”
很快,一架完整的“省力犁”被组装好。*x·i?a,o·s+h/u,o.n_i!u\.`c~o.m\最显眼的是那闪烁着金属冷光的犁铧和后面连接的一个小巧但结构精密的转向机构。一头健牛被套上。
“扶犁的兄弟,随便挑!看看我们这犁,省不省力!”二牛对着人群喊道。
一个自恃力气大的壮实农户走了出来,好奇地扶住犁把。
“走!”牵牛的护卫轻喝一声,牛迈开步子。
农户只觉得手上传来的牵引力异常顺滑,那闪烁着寒光的犁铧如同切豆腐般破开板结的田地,留下一条笔直、深而均匀的犁沟!更神奇的是,当他轻轻扳动那个小巧的转向手柄时,沉重的犁头竟异常灵巧地随之转向,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完全不像以前用的老犁,转向时需要用蛮力硬别,累得半死!
“我的老天爷!”扶犁的农户又惊又喜,忍不住喊出声,“这…这也太轻巧了!跟玩似的!牛也省劲儿!这犁…神犁啊!”
这下,人群彻底沸腾了!省力高效的农具,对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所有人都涌上前,争相抚摸、查看那“韧锋”锄和“省力犁”,眼中充满了渴望。
“二牛掌柜!这锄头多少钱一把?”
“这犁!这犁卖不卖?多少钱俺都买!”
“还有那水车呢?快说说!”
二牛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诸位别急!锄头、犁铧,工坊正在加紧打造!价格嘛…”他故意顿了顿,吊足了胃口,“比我们之前铺子里卖的那批‘普通’新货,只贵一成!但大家也看到了,省下的力气、多翻的地、少坏的次数,值不值这一成的价?”
“值!太值了!”王庄主第一个高声应和,他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这性能和耐用度,贵一成简直良心价!
“至于水车…”二牛走到那架缩小版的水车模型前,用力转动一个手柄,模型立刻流畅地运转起来,竹筒取水,翻车送水,动作清晰直观,“大家伙儿都见过我们河滩上那架大水车了。省了多少挑水的力气?浇灌了多少新垦的荒地?我们工坊现在能造了!大小尺寸,按您的河渠深浅、田地高低定制!安装、维护,我们全包!”
他指着旁边油布包裹的巨大部件:“瞧见没?这就是给下游李家庄定制的核心转轴!用的是我们工坊秘制的‘韧铁’!比木头结实百倍,比生铁耐造十倍!用上十年八年,不带坏的!”
“定制水车?!”人群再次哗然!这玩意儿可是大家伙儿眼馋已久,但苦于造价高昂、技术复杂而不敢想的!现在刘氏工坊不仅能造,还包安装维护?连最关键的转轴都用了神乎其神的“韧铁”?
“二牛掌柜!给我们村也定一架!”
“先给我们!我们村地多缺水!”
“多少钱?定金多少?我现在就交!”
场面瞬间火爆起来,人们围着二牛和护卫队员,争先恐后地询问价格、交付时间,生怕落了后。
就在这时,人群外围传来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让开!让老夫看看这‘奇技淫巧’,到底有何神异之处!”
人群分开一条道,只见县学的郑老夫子,在一名小童的搀扶下,拄着拐杖,面色严肃地走了过来。他前几日用了李郎中送去的“清心醒脑散”和硝石冰敷,头痛大为缓解,对刘彦的观感略有改善,但根深蒂固的观念仍在。听闻此处又有“新奇”展示,特意前来“考察”。
郑老夫子走到那架运转流畅的水车模型前,仔细端详着那精巧的齿轮咬合和杠杆传动,又看了看地上翻开的、深度均匀的犁沟,最后目光落在那把被王庄主视若珍宝的“韧锋”锄上。他拿起锄头,掂了掂分量,又用手指弹了弹那加厚的“韧铁”连接处,发出悦耳的金属颤音。
“此物…”郑老夫子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周围农民们热切而朴实的脸庞,最终落在二牛身上,缓缓道:“省力,增粮,利民稼穑…此乃实学,非‘奇技淫巧’也!刘东家…有心了!”他竟破天荒地,当众给予了肯定!虽然没提“君子不器”,但这句“实学”、“利民稼穑”,已是极大的褒扬!
“谢老夫子!”二牛连忙躬身行礼,心中大喜!郑老夫子这一句话,顶得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