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一只竹叶青 > 第66章 朝堂

第66章 朝堂

【爱听小说网 】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aitingxiaoshuo .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午后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暖的,在这十月的天气里,能够有着这么好的天气已经是实属不易了。但是中原王朝里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对着难得的艳阳天,提出过感谢的。艳阳天虽好,但是经历过近一年没有下过雨的天气,再好的天气也变得不好了。

即使是金碧辉煌的皇宫,不论做工多么的精美,材质多么的上乘,亦或是有着多么尊贵的人住在里面。但还不过只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城,四四方方的地,每座宫殿都是四面高墙,连风都不易吹进来,再加上太阳这样没日没夜的炙烤着,着实是闷热的很。

现在还仅仅只是粮食短缺,还能够用江南的存粮暂时的调剂一下。但是现在灾情扩散的程度,已经不是仅仅靠着调粮接济,就能力挽狂澜的了。只要这雨一直还没有下,地里就不可能再长出新的粮食,这存粮,也终有一天会吃完的。

这一点,那些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却种了一辈子田的老农全部都知道,虽然心里还抱着侥幸,老天不会一直都不下雨的,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渐渐的,大家都已经开始绝望了起来,再加上在调剂粮草时各地的层层剥削,以及粮价被黑心商贩还不断的抬高。导致除了粮食之外,果蔬,肉食,油盐酱醋茶,统统的开始疯狂的涨价了起来。

要是再这样无所作为的继续下去,只怕等再过上些时日,就连水,都开始会稀缺了起来。为此,中原王朝的孝康帝,刘庆,已经是心事重重,多日难以入眠了。

这场旱灾来的毫无征兆,不论是钦天监还是户部的侍郎们,都没有收到下方投来的民情。等到王朝里的大臣们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是火烧眉毛,整整半年都没有降过雨了。不论是陛下,还是大臣们,一个个都急白了头发,只是不同的是,陛下担心的是暴民乱起,大臣担心的却是一家老小,没有存粮的事情。

朝堂上,一群大臣纷纷的的各抒己见,吵得整个朝堂像是一个巨大的菜市场,但是最后提出来的意见,却没有几个是有用的。刘庆耐着性子的听来听去,硬是听不出半天有用的话语之后,气的愤怒的推翻了桌上挤压了不知道多久的奏折。

“哐当”一声巨响,随着这声巨响,朝堂上,刚开始还吵得脸红脖子粗的那些老臣或者新秀们,一个个都像被突然吓到的鹌鹑一样,哆哆嗦嗦的站回了原位,不敢随意抬头,生怕触怒了龙椅上的皇帝。

在这样寂静一片的氛围里,刘庆这才强自按捺下了自己心中的怒气,没有再那样直接的发散出来。忍了忍,这才露出了一个堪称‘和蔼可亲’的微笑,向着殿下众位吵吵了半天,却一点办法都拿不出来的朝臣们,‘亲切’的询问,到底什么才是能够彻底解决这场莫名旱灾的办法。

台下的大臣们,纷纷面面相觑,谁都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正好撞到了刘庆生气的枪口上。只是这样一直安静下去,似乎陛下的怒气也会一直的消散不去,秉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等了片刻,站在一品大臣队伍里的一个老臣拿着玉简站了出来,恭敬的行了一礼之后,这才有点忐忑的开口说:“臣认为,去除旱灾,应当举荐安平王。”

闻言,朝堂上具是一静,最后便开始小声的窃窃私语起来了。安平王是谁?中原王朝皇帝陛下的亲侄子,世袭了和陛下一母同胞,同为太后所出的已故靖安王的亲王位,堪称中原王朝最年轻的亲王了。至于这位老臣的推荐,也不无道理,因为靖安王,号称在生前,接受过海外高人的指点,学习过什么海外仙山的法术。

而之后,靖安王就一直沉迷于那些道家法术之中,难以自拔,后来更是直接留下一封书信,直言要出海重新寻找那位点化他的世外高人学习。这之后,便是将近二十年来,渺无音讯了。太后为了这件事情不知道难过了多久,最后,因为失踪多年找不到人影,只能先按照已故的说法,为靖安王立下了一个衣冠冢之后,将他的王位世袭给了他唯一的儿子,安平王,刘楠。

刘庆显然,也是想起了自己哥哥的事情,心中不由的也是暗叹了一口气,他本是最有希望坐上王位的人,谁料到,他能够在那种关头,留书出走。若不是母后以一人之力,定下了自己的根基,强压下了其余大臣的心中腹议,强行推着自己上了这个位置,只怕自己这个王位来的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想到这里,刘庆有点明白朝臣的想法了。看着台下那个颤颤巍巍的老臣,问道:“敢问李尚书,你题安平王的缘由,是想要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