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
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
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
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在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的情况下,暂时不动兵戈。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他杀死倪文俊。
并于至正二十年,挟持徐寿辉,攻占了太平,采石。
于是陈友谅以为应天唾手可得,就杀了徐寿辉。
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陈友谅约张士诚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应天大震。
朱元璋召集众文武商议对策,唯有刘伯温平静如水。
朱元璋询问刘基,刘基直言:“虽然陈友谅势力强大,但他杀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难战胜。”
刘伯温主张集中力量打败陈友谅,只要等他们深入,再以伏兵击之,必胜。
正如刘伯温所言,朱元璋各路人马依计而行,大败陈友谅。
朱元璋收太平,占领信州,安庆,陈友谅败逃九江。
第二年八月,攻下安庆,于是朱元璋率军直取陈友谅的老巢江州。
陈友谅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东南部。
而这时红巾军内部分裂,朱元璋则回兵救援小明王。
陈友谅认为反击的机会来了,领兵攻打洪都。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令人死守洪都,坚持了八十三天,等来了朱元璋大军。
陈友谅放弃围攻洪都,迎战朱元璋。
双方在鄱阳湖上展开决战,朱元璋的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
陈友谅被乱箭射死,陈汉灭亡。
之后,朱元璋对张士诚发起进攻,灭张士诚。
吴元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
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
的纲领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
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
然后进兵大都,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
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洪武元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明军进逼大都。
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蒙古在中原的统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