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了对军队的掌控力。
辽东系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军中高层和朝廷发生间隙,部队就变得不受控制。
勋贵系的武装,情况也差不多。
名义上是朝廷的军队,实际上的一线部队指挥权,都落入了一众勋贵将领手中。
勋贵系四大巨头,只是这个利益集团的推出来的盟主,全靠威望约束一众小弟。
出手打压勋贵集团,就相当于站在了这几十万军队的对立面。
一旦政治游戏失控,这颗雷爆炸开来,大虞朝都得灰飞烟灭。
如果永宁帝精明一些,看到了这些弊端,就该全力压制文武矛盾。
加强对勋贵系将领的笼络,玩儿内部权力制衡,以维系脆弱的平衡。
纵使册封勋贵镇守边界,也要等到论功行赏之后。
正常情况下,还要搞一场盛大的政治作秀,把面子给足了。
像现在这样急匆匆的下旨,前面的功劳都没给出一个说法,落入外界眼中就是皇帝薄待功臣。
受委屈的可不光李牧一个,下面的一众将领,全部都没有获得朝廷论功行赏。
或许未来会补上,又或许是直接被遗忘掉,总之这些都是很伤人心的。
小插曲结束,李牧当即下令加强对安南的攻势。
册封诏书明发天下,就没有收回的道理。
尘埃落定,以往许多不能干的事情,现在都可以悄悄展开。
相较于总督,都护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精-武^小!说?网′ !免.费*阅^读¨
地方上的政务,也无需时刻向朝廷汇报。
……
“杀!”
随着主帅一声令下,安南地区战火再次燃起。
在战功的刺激下,士兵们爆发出了无与伦比的激情,很快就将安南王的势力范围,压制到了西北一隅之地。
“将军,该做出抉择了!”
听到老友的催促,黄星文的眉头紧锁。
局势的恶化速度,超出了所有安南人的预料。
虞人似乎转了性,一心想着把他们消灭。
为了结束战争,安南王都愿意割地赔款了,还是不肯罢休。
“哎!”
“国事多艰,我怎能在此时背弃陛下!”
黄星文摇了摇头说道。
对虞军的劝降,他也曾动心过。
可是这些家伙太过傲气,一点谈条件的余地,都没有给他留。
理智告诉他,现在就算投奔过去,依旧无法获得敌人的信任。
别说是保住现在的位置,恐怕想要留在军中都难。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现在的安南国,就剩下西北这一小片地方。
为了筹集钱粮,民间早就不堪重负,造反都成为了常态。
以宣光地区为例,大军撤离过来不到半年时间,当地户口就减少了一半。
如此倒行逆施,如何能够长久啊!
将军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麾下的儿郎们考虑。
自大战爆发到现在,安南国已经打光了一代人,现在连合格的兵员都难以凑齐。
继续抵抗下去,虞军必定大开杀戒,实非天下之福。”
叶泰鸿继续开口劝说道。
西北各省多是贫困山区,当地物产极其有限。
安南王现在的实际控制区内,人口不足百万,其中外来人口就超过三十万。
除了要养活十几万大军外,还要养活官员、贵族们的家属,沉重负担压的百姓苦不堪言。
穷兵黩武到了极致,稍微有点儿理智的人,都知道这种状态下的安南国无法持续。
“叶先生,非我黄某人不知好歹,实在是我黄家世受国恩。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当与陛下共赴国难。”
嘴上说的感人,可眉宇间的表情,还是暴露了黄星文内心的动摇。
真若是要和安南国共存亡,根本不会在这里撕扯,早就下令斩杀使臣以表忠心。
“将军,真乃忠义之人。
不过效忠的对象,却是错了。
自秦汉以来,安南就是中原王朝的一份子,一直到唐末乱世,才脱离出来割据一方。
现在天下再次回归一统,乃大势所趋。
跟着胡逆负隅顽抗,除了祸国殃民之外,与江山社稷而言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