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孙女小时候祖母都不曾这样抱过,现在倒是将这小家伙落在怀里亲香。”林漪剥了一小碟葡萄,放上银签子,端到老夫人手边。
听完林漪的话,满屋子皆笑了起来。
老夫人顺势便拉着她坐在自己身旁。
“你这丫头,都做娘了,自己姑娘的醋也吃?”老夫人点着林漪笑问道。
随即又佯装事不关己道:“你小时候我没抱过那也不能怪到我头上,只能怪你爹,去那么远做官儿,也不将你送回来叫我养。”
林漪靠在老夫人肩上,撒娇道:“那您现在赶紧抱抱您孙女。”
“你这丫头,愈发油嘴滑舌。”老夫人笑着将林漪搂进怀里。
坐在一旁的赵惊华也放下心来。
若是林漪坐在那儿一言不发,或是神情沉闷,赵惊华还歹心自己姑娘在富昌侯府过得不好。如今见她言笑晏晏,性子瞧着比做姑娘时更活泼几分,想来姑爷对漪姐儿是极好。
侯府关起门来的家宴在酉时末便散了,众人伺候着老夫人歇下,也各自回了屋子。
时至九月,林岁安又收到家书。
林岁安自从升了一等大丫鬟,便有了一个自己单独的小屋子,做什么都方便了许多。
林岁安趁着晌午的空隙,脚步匆匆地回了自己住的屋子,将那书信展开。
薄薄的一页纸,却给了林岁安一个大大的惊喜。
林岁康不负所望,考上了秀才。而林家,也终于要举家入京了。
信上叫林岁安不要回信,算着日子,林岁安收到家书时,恐怕他们已经在路上。
隔了半月,林岁安又收到一封信,上面写着林家人出发的时间,以及什么时日到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