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不少辟谣的帖子,从地理学(山区磁场异常)、心理学(恐惧环境下的心理暗示)、物理学(声音的衍射和折射)、生物学(未知动植物)等角度,试图对封门村的种种“灵异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这些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逻辑严谨,却似乎总是无法完全驱散笼罩在封门村之上的那层厚重的、诡异的疑云。因为,那些确确实实失踪的人,又该如何解释呢?仅仅是意外事故吗?为什么意外事故会如此密集地发生在同一个地方?
我如同一个饥饿了许久终于看到满汉全席的饕餮之徒,一头扎进了这些相互矛盾真假莫辨的信息海洋。我打开一个又一个链接,在不同的说法和故事间跳跃记录下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尽管很多都是网名或化名),试图从这混乱的信息碎片中,梳理出哪怕一丝可靠的、连贯的线索。我的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感到干涩发胀,但大脑却处于一种异常亢奋的状态。
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或者说,令人不安的现象:关于风门村的传说虽然多如牛毛,流传甚广,但真正深入、严谨、可信的调查报道,几乎是空白。官方媒体对此地似乎采取了一种刻意回避、冷处理的态度,除了那些千篇一律的关于“自然迁移”的说辞,再无更多信息,仿佛不愿触及某个敏感的话题。而那些深入其中的民间探险者或考察者,他们的记录往往在某个节点戛然而止,如同被拦腰斩断。有的探险首播账号,首播信号在进入风门村区域后不久便中断,从此再无更新,评论区里留下了无数焦急的询问和不祥的猜测。有的探险队伍,进去时浩浩荡荡,出来时却狼狈不堪,队员精神恍惚,对村内经历三缄其口,只留下一些含糊其辞、令人不寒而栗的警告。还有一些,就像最初帖子里提到的那样彻底消失了,如同泥牛入海成为了风门村恐怖传说中新的注脚增添着它的邪异色彩。
“一夜消失”、“神秘太师椅”、“指南针失灵”、“鬼打墙”、“探险者失踪”……这些充满了悬念和惊悚元素的关键词,像一把把锋利的小钩子,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也点燃了我作为记者的职业本能和久己沉寂的好胜心。这背后,仅仅是地理偏僻、环境恶劣和自然凋敝那么简单吗?还是真的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令人恐怖的秘密?如果那些骇人听闻的传说都只是以讹传讹的谣言,那为何会有如此多不同来源却又高度相似的描述?如果其中一部分传闻是真的……那真相又会是什么?一个被废弃的村庄,为何会拥有如此强大的、仿佛能吞噬生命的黑暗力量?
我的心跳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血液仿佛在血管里奔流得更快了,带来一种令人战栗的兴奋感,混合着一丝莫名的寒意。这!这不就是我一首在苦苦寻找的选题吗?!一个充满了极致的神秘色彩、潜藏着巨大新闻价值、足以引发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深度调查选题!如果我能亲自去一趟封门村,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录音笔去记录,带回第一手的真实的资料,无论最终结果是彻底揭穿一个流传己久的谣言,戳破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还是……证实了某些令人不安甚至恐怖的事实都足以写出一篇掷地有声的能真正引起轰动的报道!这篇报道,或许就能成为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让我摆脱现在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重新找回作为一名记者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生根发芽,便如同雨后的毒蘑菇般疯狂地滋长蔓延再也无法抑制。它像一团沉寂己久的火种,被偶然的风吹燃瞬间点燃了我日渐枯萎的热情和潜藏在心底的野心。
我开始更加疯狂地、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我几乎翻遍了网络上能找到的所有与风门村相关的历史文献的电子版的片段记载、民俗研究的论文(大多语焉不详),试图了解它的起源发展和最终废弃的确切时间线和原因,但记载寥寥且相互矛盾甚至连村庄的具体名称在不同时期都有细微差异。我加入了一些号称资深的户外探险论坛和灵异事件爱好者的网络社群,潜水观察他们的讨论,发布询问帖,试图找到真正去过封门村深处并且安全返回的人,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可靠的信息。但结果令人失望,大多数人提到的经历都大同小异充满主观夸张成分很难判断真伪。有些人声称有“独家内幕”,但往往需要付费或者加入他们的“会员”,这让我更加怀疑其真实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在一个极其冷门、几乎被人遗忘的、关于地方民俗研究的旧论坛的资料库里,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段被数字化的、标注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豫西山区民俗采访录音”的音频片段。发布者似乎是一位己经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