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明远回家 > 第6章 深圳记忆

第6章 深圳记忆

"开始时没什么异常,三人经常一起自习、吃饭,被称为"三剑客"。"林晓芸继续道,"但到了大三,我注意到淑华看建军的眼神变了。有一次她深夜回宿舍,身上有酒气,我问她去哪了,她说和建军在圆明园遗址喝酒聊天到凌晨。"

明远想起那张圆明园照片,背面写着"1991年春",正是淑华怀孕前一年。

"志恒知道吗?"明远问。

"他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林晓芸苦笑,"但他选择装作不知情。直到毕业前夕,淑华突然提出分手,说爱上了建军。志恒那晚喝得烂醉,哭着说他早就知道了,只是一直在等淑华回心转意。"

明远胸口发闷。这个三角恋的故事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痛苦。

"毕业后呢?他们三个..."

"建军和淑华一起去了深圳,志恒本来拿到了美国名校的全奖,却突然放弃,去了加拿大一所普通大学。?看+书-屋~小.说/网- .首¨发,"林晓芸摇头,"我们都觉得他是为了远离伤心地。后来听说他在那边结婚了,再没联系过国内的同学。"

明远想起张建军提到周志恒时的异常反应,显然这段往事对他们三人都造成了深远影响。

"林阿姨,您知道我母亲后来为什么离开张建军吗?"明远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林晓芸的表情变得复杂:"毕业后我和淑华联系不多,只知道她和建军一起创业,公司刚起步时很艰难。1992年夏天,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怀孕了,但建军想让她堕胎。"林晓芸眼中泛起泪光,"她说不能杀死这个孩子,宁可自己离开。"

明远握紧了拳头。这与张建军今天告诉他的版本完全不同。

"淑华后来有提起过周志恒吗?"明远换了个角度问道。

林晓芸犹豫了一下:"有次她提到在深圳偶然遇见过志恒,那时志恒已经回国工作。但具体细节她没说,只是..."她停顿片刻,"只是告诉我志恒给了她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说是"以防万一"。"

"什么东西?"明远追问。

"她没说。但那次通话后不久,淑华就..."林晓芸声音哽咽,"就出事了。"

明远脑中灵光一闪:"是一把银行保险箱的钥匙吗?"

林晓芸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

明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问道:"您知道是哪家银行吗?"

"好像是...招商银行?不,等等,"林晓芸努力回忆,"是华侨城附近的一家支行,当时还很新,淑华说志恒特意选的那家因为离她住的地方近。"

华侨城!明远想起创意园就在华侨城,而淑华的照片里有几张背景就是早期的华侨城。那把钥匙会不会就是开那家支行的保险箱?

"林阿姨,您还记得淑华去世前有什么异常吗?"明远小心翼翼地问。

林晓芸的表情变得警觉:"你为什么这么问?"

"只是...想多了解一些。"明远含糊其辞。

林晓芸压低声音:"警方说是意外,但淑华从不是粗心的人。她去世前一周给我打过电话,说如果她出了什么事,让我一定保护好那个保险箱里的东西。"她抓住明远的手,"孩子,你在调查淑华的死因吗?"

明远心跳加速。母亲的话明显暗示她预感到了危险。"我只是想了解真相。"

"小心点,"林晓芸担忧地说,"有些事情过去太久了,揭开旧伤疤未必是好事。"

离开茶馆,明远立刻打车前往华侨城。经过一番寻找,他在华侨城商业街发现了一家招商银行支行。这家银行看起来有些年头,很可能就是淑华使用的那家。

但和之前在中国银行一样,没有正式手续,银行拒绝了他的查询请求。明远沮丧地走出银行,天色已晚,他决定先回酒店整理思绪。

刚进酒店大堂,前台就叫住他:"明先生,有您的包裹。"

那是一个牛皮纸信封,没有寄件人信息。明远回到房间才拆开,里面是一份泛黄的报纸复印件——1996年5月17日的《深圳晚报》,社会版有一则小标题:"女程序员意外坠楼身亡"。

报道称,30岁的软件工程师李明华(化名)在其住所坠楼身亡,初步排除他杀可能。文中提到死者"生前情绪低落,有抑郁倾向",并称"现场未发现遗书"。

明远双手颤抖。李明华显然就是淑华,她用了化名。报道与事实有多处不符——淑华从未有抑郁倾向,而且她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