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韩信的所有想法瞒不过刘芜,于此时问:“敢问小娘子,我的功劳不配称王?”
“配。但大汉绝不再分封诸侯。你如果想当王,你可以凭你自己的本事去当这个王。想拿汉军,想拿汉王当踏板实,绝无可能。诸侯各自为政,如项羽这般企图挑起天下大乱。大汉绝不能再重蹈覆辙。你如果想为王,我会第一个杀了你,以令天下知。”刘芜非常肯定韩信的功劳,可是,有功劳不代表可以无节制的封。
想当王,在大汉朝不可能。
“亦或者,你可以去跟项羽合作,你们一道来对付我们。”刘芜拒绝干脆,还给韩信出起主意来。他完全可以考虑去找项羽,两人一道合作,或许他能如愿以偿。
韩信望向刘芜,刘芜道:“我提醒你一句,范增刚让项羽赶走了。那样一个一心一意为项羽谋划的人,都不能为项羽所能容。韩信,你相信我,你只要敢去投奔项羽,我就有法子让你们相争。至于到最后你们会怎么死,其实不重要对吧。胆敢分裂天下,让天下战事再起的人,吾必杀!”
此话听得人啊,陈平的内心是澎湃的!哎哟,哎哟,了不起,了不起,刘芜看得竟然如此的长远,不仅仅是眼前,更是为了将来,天下的真正安宁。
春秋战国之乱啊,那都打了几百年的仗下来,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这么多年的太平都是看在眼里。
秦始皇驾崩,秦二世镇不住天下人,以令天下大乱,说到底虽然好些人恨的秦始皇,但都认可于秦始皇的制度,也认为那样的制度对于天下的安宁而言是有利的。
既是有利,理当执行到底。
项羽却是因为恨秦始皇,恨秦朝,一竿子打到底,要把秦朝的一切全部抹杀。
分封十八路诸侯,啧,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呢。
这才过去多少年,三年不到的时间,战事再起,打得不可开交。
刘芜年纪虽小,却一眼看破如果想要天下真正的太平,必须不能再立诸侯。
实施秦朝的相关制度,完善政策,才更大可能避免战事,而不让天下生灵涂炭。
韩信啊,他是会打仗,可他的脑子几乎都在打仗的事情上了,其他的事听不见看不见。
“吴芮的事我当时己然表明态度,怎么,你不知?韩信,居功自傲,甚至在我爹要你对付项羽时,对我爹提出要求,希望我爹给你封王,你知道你最该得到的下场是什么吗?你就认为你有功,却忘恩负义的要挟我爹,理所当然?”刘芜质问韩信。
韩信不蠢,他仅仅是心思不在某些事情上,听到刘芜的话,“一个威胁别人的人,当杀。”
“说对了,当杀。”刘芜不否认有杀韩信之心,有功的韩信,能打仗的韩信,有很多不杀他的理由,也有应该要杀他的理由。
“可我不杀你。韩信,想打仗你可以继续当大汉的大将军。不想当,你随时可以走。封王一事你若再提,下一次我就要你命。”刘芜大大方方的告诉韩信。
韩信诧异的,那端的陈平也不可置信,都撕破脸了,刘芜还敢用韩信?
“小娘子不怕我让万千将士送死?”韩信想到一个问题。
刘芜神色平静的道:“那就看你有没有丧心病狂到那样的地步。亦或者,你要不要打败项羽?我给你机会,给你人马,如果你认为不给你封王的事让你无法释怀,你可以按你的想法行事。然有损于大汉,损于我军中将士们的,韩信,我定取你项上人头。”
怕,说得不好听些,韩信可以去投奔谁?
刘邦待他好不好,满天下的人有目共睹,在那么样的情况下,韩信敢在刘邦最危急的关头要挟刘邦,谁不怕?谁又敢用?
韩信只要愿意接受自己后半生碌碌无为,他可以选择离开。
“你我之间该是各取所需。我爹给你机会让你扬名立万,以令天下知你韩信之名,你为我父打下江山。名利富贵,我父不曾吝啬,王是不可能为王,万户侯却是理所当然。这是诏书。”话,刘芜挑白的说,将诏书送到韩信的面前。
韩信啊,怔怔的打量刘芜许久,久得让身边的人都以为他不会收下时,韩信接过诏书道:“谢汉王。”
刘芜颔首,末了问:“何时出兵?”
“明日。”刘芜好像全然忘记方才的剑拔弩张,韩信也顺势而答。
叫旁听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抹了一把冷汗,方才不是都要翻脸了吗?刘芜还真敢让韩信领兵,真不怕韩信和项羽联手的吗?
“如此,我先行一步。”刘芜目的达到了,多一刻都不曾久留,起身准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