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看在眼里的陈平?
不是,走得那么快的吗?
真不怕韩信骗人?
“送小娘子。”难得的是,韩信压根不当回事,送刘芜的呢。
刘芜挥挥手,领着人走了。
陈平当着韩信的面不敢问的话,出来后再也忍不住,“小娘子,不可不防。”
“防,防什么?防韩信会把我们的将士送到楚军前送死?于韩信而言,他是想扬名立万的,他不会愿意接受自己的失败,尤其是在战场上的失败。他瞧不起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其实他都是看不起的,看不起归看不起,他更想证明给天下人看,他的能力,他的本事。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会让自己输吗?本质上你发现了吗?他和项羽是一类人。”刘芜得出一个结论,陈平?
对人知之甚深啊刘芜。
可是,可是,陈平道:“万一呢?”
“万一的话,我来补救,你留下盯着点。不用出面,要是出事只要拦下就成,我另外有安排。”刘芜不能说全然不防,只不过怎么来防是一件需要多方面布局的事。
陈平!!
刘芜对他可真是委以重任。
“放心,不会让你把事情全部担上的,我另有准备。诸将士论功行赏收到后送到我手里。”刘芜看出陈平的紧张,倒是宽慰起他来,让他不用太紧张。
陈平瞪大眼睛,“小娘子……”
有心想要问问刘芜的准备,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应下一声是。知道刘芜有安排就成,要是问得过于仔细,真不怕出了问题,到时候吃不了兜着走的就是他?
“那小娘子准备?”既是合围,刘芜也要领兵的。应该准确的说,刘芜是主力军之一。
韩信收拾其他各路诸侯,刘芜在南边把项羽的心腹大将有一个算一个的全部都解决,接下来就到了对付项羽的时候。
刘芜给刘邦带回消息,韩信出兵了。
只认刘芜和刘邦的兵马,可以给韩信用,绝不可能听从他的命令对付刘邦和刘芜,在那样的情况下,聪明人都知道应该如何行事。
看不清情况前,会让韩信有一种自己很强,自己无敌的感觉。
事实上,韩信是站在刘邦和萧何之上,由他们托起,有兵有粮,他才能够打得那样的尽兴。
如刘芜当着他的面提醒他的话,他如果真想为王,自己凭本事去拉一支队伍啊。
天下大乱,各起义不断的时候韩信都拉不来队伍,最后投奔项羽不为项羽所用,听说刘邦善用于人才奔着刘邦来的。
韩信有本事,但他适合拉队伍吗?
刘芜明明白白的表明不可能封他为王,他要是实在不乐意,爱往哪儿就往哪儿去,刘芜绝不拦着。
至于兵马在他手里,到底韩信会不会打?
到目前为止,韩信那儿是捷报连传,按刘邦的意思和各地兵马形成合围之势,一定要打败项羽。
剩下其他的诸侯,刘芜不愿意封诸侯王的,连韩信立下的功劳那么大,刘芜都不肯封,那些送了信来,道是只要保持他们是诸侯王,他们便愿意归降的人。刘芜坚持之前的想法,仗早晚都是要打的,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了。
项羽不好对不假,应该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主要对付项羽。但汉军的兵马都出来了,一路平推过去,不服的打服,迅速解决问题不好?非要下一次。到时候长途跋涉,劳民伤财。
诸侯王们该清楚天下局势,他们若是降,一切好说,刘邦无意要他们所有人的命,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大汉必有他们的容身之地。若是一门心思跟着项羽混,一个项羽刘邦都敢反了,还能怕了谁?如今的刘邦正硬扛着项羽的主力呢!
诸侯有一个算一个,想要挨打的只管跟大汉对着干,大汉一定成全他们。
刘邦吧,对上刘芜那一副半分商量余地都没有的表情,不由的摸了摸胸口。
“你怎么一点不怕他们不答应?”刘邦算是胆大也够自信的人了,可他发现,刘芜比之他有过之无不及。
刘芜昂头挺胸自信的道:“因为他们如果不识时务,我可以把他们解决。项羽是我们主要的敌人,项羽又不能帮他们打,项羽自己的地盘自己都守不住,竟然还有人指望项羽救他们?
“现在老实的归顺,我们以礼相待,非要我们出兵解决,他们就是阶下囚,对付阶下囚不需要客气。
“至于我的底气从哪儿来,看看娘让人送来的武器,还有这些兵器,爹啊,连项羽的人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敢问我们需要对谁客气?拿了一副好牌还得求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