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听劝,一听可以兴教育了,马上追问:“怎么兴?”
因为当年对付各国诸侯王最重要,刘邦一门的心思全在对付诸侯上,对刘芜提出兴教育的事,自知须得放一放再论。
刘邦有刘芜在,诸事有刘芜操心,他是真不问刘芜细节,此时对上张良就不得不问及。
“公主那儿?”张良想了多年,兴教育的事,为了长远的未来,不得不为之。
可是张良只有一个方向,刘芜那儿怕是细节上的事都拿出章程了吧。
“隔得太远,等阿芜回来再细问,子房先说说自己的想法。”事不到临头,刘邦不想听刘芜诸多的计划,是以不清楚。现在先听张良的吧。
张良听明白了,刘邦怕是从来不曾仔细听过刘芜关于如何兴教育方面的事。
真行啊!
张良感慨于刘邦的心大,对此关系未来,甚至是朝廷兴旺的大事都能以平常心对待,了不起。末了乖乖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道来。
恰好,萧何和曹参都来了。
两人和张良一样,收到白纸后当下赶来,这样的好东西让吕雉弄出来了,对大汉甚至是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如何能不赶紧进宫。
随之就考虑如何把这样的好东西用到极致。
三人在刘邦面前你一言我一语的论起来,最后是曹参道:“不若去信问问公主。”
刘芜一定有主意,纸这个东西早先其实是刘芜提出来的,只不过刘芜日常征战在外,最后事情都交到吕雉的手里。
“是不是让皇后也来一趟议一议?”曹参想了想问上一句,有些不太确定。
吕雉那儿未必见得没有刘芜留下的话。
刘邦以为不急的事,不催促,事到临头也能淡然处之。吕雉那儿多年来对刘芜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可是一首都牢记在心,绝不会听过就丢。因而这纸啊,之前的弩弓,炸药,糖啊,全让吕雉捣鼓出来了,大汉为此受益颇多。
提起吕雉,刘邦也终于是想起来,对的呢,吕雉那儿可能更了解刘芜的情况。
既然如此,刘邦不曾犹豫的道:“行,去请皇后来一趟。”
吕雉正在照顾刘恒,刘芜那儿忙得火星子都要出来了,因而心声也是不断,涉及的内容让吕雉纵然那么多年听到刘芜的心声,依然为之震惊。
实在是无法想象,连经济战都可以灭国的?
和匈奴互通贸易,那其中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未可知,但在刘芜的计划里,开通贸易是为了能够从匈奴那儿得到大汉最缺的马。
当然,匈奴不傻,自是清楚知道大汉所图不小。因此刘芜那儿才会需要费尽心思,想尽办法跟匈奴周旋。
自来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必须是要付出的。
上好马种有人不愿意给,那是因为对方给出的利不够大。
匈奴各部其实他们相互都很清楚一点,部落诸多,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小心思,在那样的基础上,挑拨离间算不上事。,/ˉ5?¤4×看?书}× $?无¨`错±>内?容???
刘芜在这点上首接让陈平出面,陈平在其中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刘芜不管,她对陈平就一个要求,尽可能的让匈奴内乱不断。
陈平是真正的阴谋家,最擅长的正是用阴谋离间于人。
“皇后,陛下有请。”吕雉失神时,耳畔传来一阵禀告的声音,吕雉随之回过神来。
虽然有些奇怪刘邦让她走一趟是何故,吕雉还是起身走一趟。
等到了长乐宫,见到刘邦,张良、萧何、曹参竟然都在,吕雉立刻想起了纸。
看来是一道商量了。商量归商量,也想知刘芜的一些打算。
吕雉将早有准备的东西给刘邦递上去,“不仅是纸张,还有另一样东西,印刷术。但暂时技术不算成熟,还有些晕墨。阿芜提及兴教育的事,其实是建学校。在沛县里我们建过学校,请了名士专门教孩子们读书识字,那么些年也算有所得。”
建学校,具体学校怎么建,吕雉在后方负责过的人,一旁的萧何和曹参算是半参与过,提及种种时也能插上话。
张良话不多,问出的问题都是挺关键的。
刘邦听完拍板道:“建。”
建,就得说说学校的名字了。
吕雉感受到一阵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吕雉坦然处之道:“太学如何?阿芜给取的名字。”
此言不虚。
刘芜说出口的,但不能算是她取的,而是那一个汉武帝刘彻在一个叫董仲舒的建议下,建的第一所国家级的学校,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