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生于长安,从来不曾见过百姓耕种,不知民之苦。想让他当一个爱民的皇帝,得懂得民之苦,我带陛下出去外面看看。正好新修的渠今日峻工,领他过去感受一下咱们大汉百姓的愿望多么小。”
吕雉自无不应的,刘芜便领着刘恒出宫。
让人换上些简单的衣裳。
刘肥和宁非听说了也想来凑热闹,为此把孩子丢在家里。
宁非生了一个女儿,和宁非一样,生来天生神力,十分了不得。
刘芜调笑一番,倒是将来可以像宁非一样成为大汉的将军,为大汉保家卫国。
为此,刘肥给孩子取名刘安。
刘芜……
这名字听起来很熟的呢,是谁的名字?
不管了,谁先用就是谁的。
刘芜让两人缠得拒绝不了,只好把他们带上。
带上归带上,刘芜跟他们说了,且让他们自己玩,她是有正事的,不许来打扰她,否则到时候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刘芜的警告让人倍老实,保证刘芜,他们一定不会乱来,绝不会打扰刘芜。
刘芜便领人出了城,远远见着龚合,一个个都倍老实的见礼唤先生。
龚合在见到刘恒时忙见礼,受惊不小,很难想象刘芜把刘恒带出来了。
“让他过来看看咱们大汉是何模样,知民之苦。”刘芜一番解释。
龚合一听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也开始贴心的为刘恒讲解道:“这一片临于黄河之界,常年受黄河决堤之苦,先帝在位时得知情况,下诏让我们修渠引水,既要解决决堤之祸,也要想想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百姓受益。这一片田地都是干旱缺水的,若一味靠天,誓要颗粒无收。”
龚合只有一只手,说起这一片地时,神色间都是伤怀,可见在心里对这样的一片地十分挂怀。给他机会,让他可以想办法解决问题,他可就开心了。
刘恒踮起脚想看个仔细,刘芜先一步将人抱起,同刘恒道:“这里将近五千亩地。”
听得刘恒毫无意识,刘芜体贴的解释道:“五千亩地,至少养活两千户人家。几千人。”
刘恒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这就让他有首观的意识了。
不少的人呢。几千的人,大汉的人口都是几千几千攒起来的,要是这几千不当回事,那几千不在意,不是真不把人命当回事了吗?
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刘恒记着的呢。
龚合长叹道:“渠修好了,此处以后都不会再决堤,可惜先帝不在了。”
提起刘邦,龚合很是伤感。
在刘邦手下,他是负责修渠修路,也做做武器的人不假,刘芜敬着他,刘邦何尝不是也敬着他。
刘邦得天下后也是对他论功行常封了侯的。正因如此,刘邦驾崩,龚合心里也难受。
“先前黄河决堤时先帝亲自来看过的,当时就跟我叮嘱,定要把堤修好。”龚合是真想刘邦,说起刘邦时神色间都是怀念,眼中泛泪。
以至于刘恒在听到刘邦的名字时,也是想念,眼中含泪,还得宽慰龚合道:“我爹在天有灵,若知先生所为,定也会欢喜的。”
说得龚合一下子笑了,“对,陛下若是知道一定会高兴的。我也该为之高兴。郎君娘子请。”
在外呢,能不暴露身份就不暴露身份吧。
抱着刘恒的刘芜往前走去,龚合继续解释道:“等一个良辰吉日,开闸放水,就能看到水流入田,得以灌溉,明年到秋收时,这一片都会是金灿灿的粮食。”
畅想着那样的一幕,龚合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巴不得那样的一幕得以发生在眼前呢。
刘恒看看那一片荒芜,一时不作声,倒是那端有人喊道:“先生,时辰到了。”
“那就开闸。”龚合朝他们大声的回应,引得那端的人都激动无比。
很快随着一阵嘭的巨响,巨大的水流一泻千里,刘恒亲眼看到那些水争先恐后的跑来,全部齐齐的往那一片干涸的土地涌来。
那端传来一阵阵百姓的欢呼道:“水,水来了,水真的来了,我们有水了,我们的田有水了。”
欢呼雀跃的声音,响彻一片天际,刘恒能够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喜,虽然在那样的一刻他有些似懂非懂于刘芜所说的,百姓所求其实很少,只不过是能够有饭吃罢了。
一些情景就牢牢的刻在刘恒的脑海里了。
只是得水灌溉入田,知道明年他们可以不用等着上天给他们降雨,他们也可以有收成了,他们便高兴的拥抱在一起。
刘恒在刘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