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骂之中尤其以“踏马的”这三个字为经典中的经典,只要是中国人,不管什么收入和地位都会骂这句话,甚至连小孩子学会的第一句骂人的话也是这一句。¨零′点~看,书+ _首^发?”
“经过本人的研究,他妈的这句话我认为其实是半句脏话,曾仕强校长曾经讲过“他妈的”不是骂人的话,他觉得这句话非常文雅,他曾经这么说过:他妈的就是他妈妈的教养不好,这很文雅,这有什么不好呢?是你自己脑筋搞坏了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你才认为他妈的不好。”
“听完这位校长在开大会上光明正大的骂人的爽快感觉,我又一次沉浸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中,本期视频题目提到的《论他妈的》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对他妈的有深入研究的人,也是一位我们十分熟悉的人,他就是鲁迅先生。”
【“我迅哥还写过这种东西?”】
【“还真是他写的。”】
【“初一的时候借同学的鲁迅全集,我看的第一篇就是论他妈的,感觉鲁迅先生好认真地讲着不认真的玩意,感觉讲的好有道理哈哈哈哈。”】
【“鲁迅先生文章包括但不限于吐槽、发牢骚、同人、阴阳怪气,而且鲁迅先生在跟别人对线的时候还会开小号披马甲,由此来看,咱们现在搞小号之类的都是鲁迅先生玩剩下的。”】
刘邦看着哈哈大笑,他出身市井,本就是一个小混混,对于这些骂人的话他不但不排斥,反而正在专心学习,他之前虽然也很喜欢骂人,但是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都是十分简单的骂一些匹夫,汝母俾也之类的干巴巴的话,现在可好,他正在努力吸收来自后世的脏话知识,争取骂人更爽。_3\3*k~s¢w·.\c¢o¨m_
“《论他妈的!》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7月19日创作的一篇杂文,最初发表于1925年7月27日《语丝》周刊第三十七期。文中作者精心考据国骂的来历,意在揭露封建的门阀制度,深挖出来的是国骂背后深层的社会问题,当然这也可能和当时迅哥被其他公知围攻有关。”
“鲁迅围绕着这一话题,归纳了中国人的骂人方式,梳理了国骂的悠久历史,并总结了其形成的原因,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讽喻。文章写得较为含蓄,作者并没有首击论敌,而是把一些御用文人和政客的本质提炼出来,信手拈来的论述不仅幽默且富有深意。”
“不管鲁迅有没有想着骂人,反正当时看他不爽的人都觉得自己被骂了,迅哥放到今天肯定是一个全网闻名的段子手。”
“鲁迅先生在文章里是这样说的。”
“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
“我生长于浙江之东,就是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那地方通行的国骂却颇简单:专一以“妈”为限,决不牵涉余人。后来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优*品,小-税,蛧? ,庚_欣+蕞^哙,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兽。”
“前年,曾见一辆煤车的只轮陷入很深的辙迹里,车夫便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车的骡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最后一句不是我擅自添加的,是迅哥在文章里的原文。”
【“哈哈哈哈哈,为什么文字水平这么高的文章牵扯到这种词汇。”】
【“哈哈哈,骡子表示老子己经够累了,你他妈还骂我,再骂老子不干了,你踏马自己拉车去。”】
【“这里从侧面反映出孩子教育里的父亲的缺失,全是妈妈教的。”】
【“我就是绍兴人,绍兴人很喜欢听别人用方言对骂,很难听但很爽。”】
【“我也算去过不少地方了,听过不少方言,但是最快学会的方言都是脏话。”】
【“中国家庭通常是严父慈母,再加上礼教影响深刻,对儿子来说,母亲的感情更深,并且是一种神圣的、柔软的存在。父亲因为一般不参与抚养孩子,也不跟孩子玩,通常还要打骂管教。所以骂他妈,真是骂到了他的心坎上。”】
“中国的脏话博大精深,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中国脏话的威力都要比国外骂人艺术超越了不知多少。”
“关于外国的脏话,鲁迅先生是这么评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