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天,你带兵肃清城外残敌,确保府城周边安宁。”
“遵命。”
众人齐声应诺,眼中闪烁着开创基业的兴奋光芒。
数日后,《平阳安民令》贴满了大街小巷。
粥棚的热气驱散了寒意,分田的木牌插上了冻土,诉冤鼓前聚集了无数含冤带屈的百姓。
黑袍军的士兵们,穿着统一的黑色号衣,在街巷间巡逻。
他们不再像入城时那样杀气腾腾,而是帮百姓清理废墟,修补房屋,甚至帮孤寡老人挑水劈柴。
虽然面容依旧冷峻,但行动间透着一股迥异于官军的纪律和生涩的善意。
城东丰裕米行的老板周福,战战兢兢地躲在门板后,透过缝隙偷看街面。
他亲眼看到一队黑袍军士兵路过他铺子时,一个年轻士兵盯着他铺子里刚蒸好的、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咽了咽口水。
旁边一个老兵立刻一巴掌拍在他头盔上,低声呵斥。
“看什么看,忘了军令了?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想吃馒头,拿饷银买!”
那年轻士兵缩了缩脖子,赶紧目不斜视地走了。
周福愣住了。
他开米行几十年,见过太多兵痞,别说馒头,就是抢粮抢钱,甚至抢他闺女的事都发生过。
这些黑袍兵居然真不抢?
他犹豫了一下,大着胆子端了一屉刚出笼的馒头追出去。
“军......军爷,天冷,吃点热乎的......”
那老兵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声音洪亮。
“乡亲,好意心领了,黑袍军有令,不拿百姓一针一线,想吃,拿钱买。”
说着,从怀里摸出几个铜钱塞到周福手里,拿起一个馒头,又对那年轻士兵道。
“想吃,自己掏钱。”
周福拿着那几个还带着体温的铜钱,看着士兵们远去的背影,再看看手里那屉黄花花的馒头,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世道,真有当兵的不抢东西,还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