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珍本可自守海疆,却因侵扰东南激怒朱元璋,被灭族;
三藩之乱的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因贪得无厌、反复无常,最终被康熙收拾。
豪强不是铁板一块,内部矛盾往往成为他们灭亡的导火索。
小说中写豪强“家兵如云”,可真实历史中,豪强所谓“私兵”多是临时征集的庄丁、佃户、佣工,训练差、装备差、忠诚度低,遇到中央精锐部队往往一击即溃。
七国之乱藩兵十余万,不敌景帝数万汉军;
唐藩镇兵数十万,被中央逐一削平;
明初地方土豪拥兵自重,被朱元璋以小战大屡屡击破。
武力对抗中央,在中华帝制体系下,从来不是豪强的生路。
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是中央集权、天子一统。地方豪强即便一时得势,若无中央背书、正统名分,终难持久。无论是法律、财政、军事,还是思想、文化、宗族伦理,豪强始终处于中央体系的钳制之下。小说中主角依附豪强、借势割据的桥段,在真实历史中不过是自取灭亡。
地方豪强从来不是无法无天、长期割据的象征,而是王朝权力格局中的随时可被收拾的角色。中央打压豪强的手段,从武力、法律到财政、科举,无所不用其极。那些穿越文里写的“地方豪强为所欲为,中央无可奈何”的场景,放在真实历史中,不是笑话就是灭门案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