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低得令人发指!破陶罐的裂缝太小,蒸汽逸散太多;石凹内壁太厚,冷凝效果差;火堆太小,热量不足;没有引流设计,冷凝水四处滴落,浪费严重……
改良方案如同闪电般在脑海中成形!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只需要充分利用手边能找到的一切!
“阿牛……听我说……”我强撑着精神,声音嘶哑却异常清晰,“找……找一块大点的……薄石板……越薄越好……河边……应该有……”
阿牛虽然不明所以,但对我已经形成了近乎盲目的信任,立刻转身冲出窝棚。片刻后,他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块长约两尺、宽一尺左右的、相对平整的灰色页岩,厚度大约只有半寸。
“好……架在……火堆上……斜着……像这样……”我虚弱地比划着,示意他将石板斜靠在火堆上方,形成一个倾斜的平面。
阿牛和另一个汉子立刻动手,用几块石头垫高石板的一端,让它形成一个约30度的斜面,较低的一端悬在石凹上方。′如^文_网* *免-费!阅_读*火堆的热量立刻开始烘烤石板,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陶罐……挪到……石板……最高处……”我继续指挥。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那个装了浑浊河水的破陶罐,挪到了石板斜面的最高处。罐子底部直接接触被火烤热的石板,开始迅速升温。
“现在……找……找一块……破布……麻布最好……浸湿……铺在……石板……下半部分……”
阿牛立刻从自己的破衣服上撕下一块相对干净的麻布,蘸了少许净水(奢侈!但为了改良装置,值得!),然后小心地铺在石板斜面的下半部分,避开直接被火烤的上半部分。
“最后……找个……破碗……或者……贝壳……接水……”
一个妇人立刻递过来半个破开的河蚌壳,放在石板最低处的正下方,石凹的边缘。
改良版蒸馏装置——完成!
原理简单粗暴:石板被火烤热的上半部分充当加热面,破陶罐里的水受热蒸发;蒸汽沿着石板斜面上升,遇到铺着湿麻布的、相对低温的下半部分,迅速冷凝成水滴;水滴顺着石板斜面和麻布纤维,流向最低处的蚌壳,汇集起来。
这比原始的“裂缝滴水”效率高得多!石板的大面积加热和冷凝面,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水!而且因为蒸汽被限制在石板表面,逸散损失大大减少!
“火……大火……”我喘息着下令。
阿牛立刻添柴加火,火焰猛地窜高,热烈地舔舐着石板!破陶罐里的水很快开始剧烈沸腾,白色的蒸汽汹涌而出,沿着石板斜面上升,遇到湿麻布后迅速凝结成水珠,然后顺着斜面……
“滴答……滴答……”
清澈的水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颗接一颗地滴落到蚌壳里!速度比之前快了至少三倍!
“天爷啊!”一个汉子瞪大眼睛,声音颤抖,“这……这也行?!”
“神了!真是神了!”抱着孩子的妇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恩公……您……您真是神仙下凡啊!”阿牛扑通一声跪在我面前,声音哽咽。
我没有力气回应,只是虚弱地摆了摆手。高烧和剧痛再次猛烈反扑,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模糊。但心中却涌起一丝微弱的欣慰——至少,他们有了更多的净水,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平稳、却带着一丝复杂情绪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后生……此技……何人所授?”
我艰难地转头。唐周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我身后,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正深深地注视着我,目光中不再是单纯的探究,而是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惊?甚至是……某种近乎敬畏的复杂情绪?
“咳咳……自……自己想的……”我虚弱地回答,避开了他锐利的目光。
唐周沉默了片刻,枯槁的手指轻轻抚过那还在滴水的石板斜面,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墨家‘甑’术……已失传……百年……你……从何……”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窝棚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粗暴的呵斥声!
“都滚开!别挡道!”
“搜!挨个搜!一个都别放过!”
“董公有令!所有流民!全部登记造册!敢藏匿者——斩!”
董卓的兵卒?!
窝棚内瞬间一片死寂!所有人的脸上都浮现出极度的恐惧!阿牛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唐周的目光猛地一凝,枯槁的手指微不可察地收紧了!
而我,心脏瞬间停跳了一拍——登记造册?!这意味着身份核查!意味着我可能暴露!一个“已死”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