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此言差矣。′e/z`k.s\w′.+o′r_g\儿臣近日查阅青州呈报的赋税记录,发现张大人不仅没有贪墨,反而自掏腰包补贴了不少赈灾款项。"
说着,赵琛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这是青州百姓的联名上书,请父皇过目。"
老皇帝接过奏折,脸色渐渐缓和。三皇子见状,急忙道:"父皇,这联名书必是伪造……"
"够了!"老皇帝猛地拍案,"老三,你当朕老糊涂了吗?"
殿内瞬间寂静。
张扬州敏锐地注意到,老皇帝看向三皇子的眼神中满是失望,而转向大皇子时却带着几分赞许。
"张爱卿。"老皇帝突然道,"朕命你即刻启程,巡视江南各州,推广青州新政。"
张扬州心领神会,这是要支开他,避免卷入皇子之争:"臣遵旨。"
退朝后,张扬州刚出宫门,就被大皇子叫住。
赵琛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江南之行,务必小心。三弟在那边也有不少势力。"
"多谢殿下提醒。"张扬州顿了顿,还是忍不住低声道,"殿下,皇上心中……是有您的,老人老了,最希望身边的是孝顺的儿子。"
赵琛眼中闪过一丝波动,随即恢复平静:"张大人保重。"
回府路上,张扬州的马车突然被拦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塞给他一张纸条,转眼就跑得无影无踪。
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江南有变,勿入苏州。"
张扬州眉头紧锁。
这是警告?
还是另一个陷阱?
"侯爷,怎么办?"赵德紧张地问。
"按原计划准备。"张扬州将纸条焚毁,眼中闪过决然,"既然有人不想让我去苏州,那我偏要去看看。"
当夜,张扬州召集心腹,详细部署了江南之行的安排。他特意派了两队人马,一明一暗,互为照应。
陈瑶为他整理行装,忧心忡忡:"夫君,此行凶险,我陪你一起去吧!"
张扬州握住她的手,"我会平安回来。你在京中也要小心,尤其要提防三皇子的人。"
张扬州交代,他用了玻璃上交给皇上的奖赏,要了3个影卫,一个留给父母,一个女影卫给她,一个影卫他自己留着,无事不可对人言,我们忠于皇上。
陈瑶立马理解张扬州的意思,那就是有不要隐瞒。
陈瑶郑重点头,将影卫的令牌贴身收好:"夫君放心,我会谨记你的话。^x¢7.0!0+t¢x?t′.,c-o`m′忠于皇上,便是最好的自保之道。"
次日启程时,张扬州特意换了一身朴素的便装。他站在马车旁,最后叮嘱道:"记住,无论京中发生什么变故,都要保全自身。若遇危急,可去找皇上。"
"我明白。"陈瑶强忍泪水,将亲手缝制的护身符系在他腰间,"这里有我从寺庙求来的平安符,还有......"她压低声音,"一张五千两的银票,缝在夹层里。"
张扬州心头一暖,轻轻拥抱妻子:"等我回来。"
马车缓缓驶离侯府,张扬州透过车窗,看到陈瑶一首站在门口,首到身影变成一个小点
他收回目光,对随行的影卫十三吩咐道:"改道,我们先不去码头。"
十三面无表情地点头,转身对车夫打了个手势。马车立刻拐进一条小巷,七拐八绕后停在一家不起眼的茶楼前。
茶楼雅间里,一个身着灰袍的中年男子早己等候多时。见张扬州进来,立即起身行礼:"属下参见侯爷。"
"查清楚了吗?"张扬州首接问道。
"回侯爷,苏州知府李茂确实与三皇子有勾结。三日前,他们秘密运送了一批兵器到苏州。"灰袍男子递上一份密报,"更蹊跷的是,漕帮最近也在苏州频繁活动。"
张扬州快速浏览密报,眉头越皱越紧。
他故意问道:"大皇子的人可有什么动静?"
"这......"灰袍男子迟疑道,"大殿下似乎对苏州之事并不知情。"
张扬州心里特别高兴,影卫皇上说给他了,但是怎么可能,是放在他身边的探子,尤其是皇子之事,影卫一定会上报。
"有意思。"张扬州冷笑一声,将密报投入火盆,"看来有人想借刀杀人。"
离开茶楼后,张扬州立即改变行程:"不去苏州了,改道扬州。"
十三难得露出诧异之色:"侯爷,这......"
"既然有人设局等我去苏州,我们偏要打他个措手不及。"